東華門夜市
創建於1984年,2000年斥資更新,並更名為東華門美食坊夜市。東華門就是故宮的東門,位於王府井大街一帶,是從東安門大街東口到晨光街北口的一段路。這裡是北京最有名的夜市,集合了大江南北的小吃,包括了爆肚、炒肝、豆汁焦圈、驢打滾、炸年糕、冰糖葫蘆、鹵煮,及其他各地特色小吃例如蘭州的拉麵、溫州的魚圓湯、四川小吃等。到北京旅遊,想要體會在地味道十足的夜市,到此地一遊讓你大飽口福。
在這裡,名聲已是眾所皆知,中外遊客及旅行團都會安排到此地一遊。改造之後的夜市,地面專門用特選石材舖成,每一攤位都配備了專用不鏽鋼餐車,小吃街與車道區分開,對經營的商家也加強了管理,整潔統一的制服,衛生也要求一定地標準,讓到此的遊客可以放心享用美食。當華燈初上,這裡已是人聲鼎沸,熱鬧不已,走在規劃整齊的街道上,品嚐各式小吃,熱鬧的人群隨著攤位的叫賣聲,為北京夜生活增添美麗的一頁。
搭車路線:公車1、4、10、52、103、116路於王府井或東單站下車;地鐵一號線王府井站下車。
狗不理包子店
王府井小吃街
王府井小吃街幾乎是到王府井的遊客必經之地,位於王府井大街好友世界商場的南側,在街的入口處,有一座十多米高的仿古牌樓做為門戶,顯眼易見。在街內分有四個區域,皆以明清建築風格為基調,可以看到雕樑畫棟的富貴人家宅戶、也有小巧玲瓏的民宅建築,在此地,結合了北京古都傳統的建築和市井文化,是到北京旅遊的好去處。可以吃小吃之外,各式各樣的民俗藝品也是令人駐足一看再看的項目。
小吃街集結了北京及各地特色小吃,約有上百家風格迥異的小吃店,門庭若市,例如臭豆腐、狗不理包子、冰糖葫蘆、過橋米線等等,當然還有爆肚、炸豆腐、涼粉、茶湯、灌腸,等道地的北京美食,除此之外,「梨園」裡的戲曲表演,邊喝茶邊賞戲,體驗老北京的懷舊情調。走在王府井小吃街,看著大紅燈高高掛,人頭鑽動的情景,熱鬧非凡。
搭車路線:20、37、41、59、103、104、120、420、802路;或搭地鐵1號線至王府井站下車。
方庄美食街
方庄美食街位於北京豐台區,範圍為從蒲芳路往東延伸的500公尺兩側街道,街上共有近30家各式各樣的餐廳,餐廳設施完備齊全,店面明亮寬闊,菜色多元全面,有中國各地傳統美食,也有日式、韓式料理,西方異國風情也一應俱全。近幾年方庄美食街已成為繼東直門簋街之後,規模與品質都具一定水準的一條美食街,也成為南城美食界的龍頭。
搭車路線:公車973、434、51、627、655路。
簋街
簋(ㄍㄨㄟˇ)街,為東城區東直門餐飲街的別稱,東起東直門立交橋西邊,西至交道口東大街東邊,全長約1442公尺,在極盛時期沿街有上百家餐廳聚集,在 2002年改造後,現在約有45家餐廳,且都各有風味。簋街這名字,據說來自老北京的「鬼市」,早期販賣蔬菜水果、雜貨的集市,大多於半夜開市,夜晚以煤油燈點亮,從遠處望去似鬼影幢幢,故有此稱呼。
簋街生意最好的時候,是在入夜後到隔日凌晨,紅燈籠成串成行,一片燈火通明,門庭若市,塑造成熱鬧喧嘩的不夜街。提到簋街,人們最先想到的是「麻小」,是麻辣小龍蝦的俗稱,為簋街的招牌菜和特色菜,是用大量的辣椒跟花椒炒出來的小龍蝦,味道香辣,顏色鮮艷。近幾年還舉辦了簋街麻辣小龍蝦節,吸引許多在地人與遊客來此共襄盛舉。
搭車路線:公車106、674、24、406、635路。地鐵環線東直門站
前門大街牌坊
前門大街
前門大街及近300公尺長的大柵欄(讀音「大石蠟」)一帶,五百年前為皇帝前往天壇祭祀的御道,是皇城歷史的代表,也是北京繁榮的商業中心,至今在前門大街仍可一窺老北京風情,同時也聚集了約八十家老字號,如全聚德烤鴨、便宜坊烤鴨、都一處燒賣、第一樓包子、爆肚馮等等,代表著京城的飲食文化,也是外地人到北京必去之處。
其他老店像賣綢布的瑞蚨(ㄈㄨˊ)祥、製鞋的內聯陞、步瀛齋、帽子店馬聚源、中藥店同仁堂、聚仙茗茶莊等等,也都讓前門大街洋溢著濃濃的歷史文化味。因應迎接2008北京奧運,前門大街正進行重建工程,規劃將柏油路換鋪成青條石,重現2.30年代的民初建築風格,將是最能展示中國傳統文化、吸引國內外旅客的京城步行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