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麗江古城往北,沿中濟海東側的大路程行約四公里,便見兩邊山腳下一片密集的村落,這就是被稱為清泉之鄉的【束河】。

20090918092616344.jpg

當年徐霞客遊芝山解脫林時,曾走過此道,在他的記述中這樣寫道:「過一枯澗石橋,西瞻中海,柳暗波縈,有大聚落臨其上,是為十和院」。【十和】即今束河之古稱。由此可見,早在明代,這裡已是麗江的重要集鎮了。束河依山傍水,民居房舍錯落有致。街頭有一潭水,稱為「九鼎龍潭」,又稱「龍泉」。潭周綠柳垂地,翠柏指天,泉水清澈,遊魚可數。從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於村中道旁,遠近汩汩有聲。村莊中心有長33米、寬27米的小小四方街,與古城四方街一樣可以引水沖洗。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,似乎還能照見往日的繁華。

20070807131053976.jpg

束河曾以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、竹編等手工業聞名於世。早在清朝乾隆年間,束河就開設了由政府公助的義學館",還有三所私塾,近、現代又創辦小學、中學,使束河成為著名的人才之鄉。過去束河村從事皮革業的有300多戶,日產皮鞋500雙,各種皮貨遠銷西藏、西昌、青海等地,有的商人甚至到達印度、尼泊爾等國,故有「束河皮匠,一根錐子走天下」之說。在寧蒗中甸、德欽,至今還有以束河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。1942年,束河皮匠村與國際工合組織合作,通過貸款、集股合資開辦過"皮革合作社"。

2010062415335639.jpg 20080402153154555.jpg U3059P704DT20080804100715.jpg

如今,倘佯於龍泉之畔,漫步於束河古街,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。作為大研古城周邊民居建築的束河民居,成了"世界文化遺產"中的一部分,吸引著各種膚色的眾多遊客。

COTCSLOGO.jpg  

arrow
arrow

    老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