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拉祜族先民屬於古代人系統,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。“拉祜”是用火烤吃虎肉的意思,因而拉祜話被稱為“獵虎的民族”。

bainian_dance_01.jpg lahu_001.jpg lahu_004.jpg lahu_006.jpg

拉祜族婦女多穿黑布開襟長衣,衫長到腳面,開岔至腰部,衣領和開岔處都鑲繡彩色花邊和銀泡,不穿長褲。西雙版納地區的拉祜族有的婦女剃光頭髮,包黑色頭貼,戴大耳環,胸前掛大銀牌;男子穿黑色對襟短衫,下穿寬大長褲。

拉祜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。結婚、離婚都比較自由。拉祜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。

清朝初期,大乘佛教傳入拉祜地區,後來,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繼傳入瀾滄、臨滄等地的部分拉祜族中。

拉祜人民喜歡歌舞,年節期間,集體跳舞,通宵達旦。


戀愛:

男方唱的時候,婦方拿出自己的口弦,和著男方的歌聲。女方唱的時候,男方吹起自己的蘆笙,為女方伴奏。或者,乾脆不唱了,都用蘆笙和口弦來傳情,表達相互的愛慕之心。只聽悠揚動人的蘆笙聲和輕柔多情的口弦聲,一來一往,一唱一和,合奏出夜色中浪漫的愛情曲,表達出姑娘和小夥子深深的戀情!這時候,小夥子特別注重聽姑娘的口弦聲,因為它能表達出姑娘對小夥子的愛戀程度。小夥子是通過偵察後,看中姑娘才來搶她的包頭巾的,可姑娘不喜歡,願不願意呢?小夥子急於想從姑娘的口弦聲中找到答案。姑娘的口弦聲是極富表現力的,如果聲音輕柔多情,綿綿不斷,說明姑娘已經對小夥子動心了;如果聲音急促劇烈,熱情奔放,就說明姑娘已經對小夥子懷有一腔熾熱的愛;如果聲音平緩,時斷時續……那小夥子得加油了!也有的姑娘喜歡上小夥子後,也有的姑娘喜歡上小夥子後,就會用口弦彈出拉祜族傳統的示愛曲調。這時候,心領神會的小夥子就會欣喜若狂。

男女戀人間這樣以樂聲和歌聲相會數次後,就會相互贈送禮物和信物定情,以盟定終身。這期間,女方也會對男方進行反偵察;悄悄跑去觀察男方勤快程度、幹活如何、有無手藝、力氣大不大、性格好不好等。如果一切都滿意,雙方就會在下次相見的時候,互贈禮物和信物;男方在搶去的包頭巾裏放上手鐲送還姑娘,同時把自己親手編的藤篾項圈套在姑娘的脖子止,並贈送姑娘一塊新的包頭巾,女方送給男方一對手鐲和一塊包頭巾,這種方式又被稱為換包頭巾。換包頭巾後,男方不能再去搶其他姑娘的包頭巾,女方的包頭巾即使被其他的小夥子搶去,也不能再去追,而是由女方父母要回來。

如果男女雙方在交往和戀愛過程中,因性格不合或看不上對方人品等原因中止戀愛關係,女方的父母或長輩就會去男方家把搶去的包頭巾要回來,男方會很禮貌地將姑娘的包頭巾奉還。

拉祜族青年男女換包頭巾定情後,就分別回家告訴自己的父母,父母就立即托媒人去求親,雙方父母同意後,就在男方家舉行婚禮。婚禮當晚,新郎就帶著生產和生活用具到女方家上門,這種從妻居的時間一般為三年,也有十幾年或只有短短三天的,然後夫妻偕子女回到男方家居住和生活。


婚俗:

舉行婚禮當天,男女雙方家裏都要殺一頭豬。男方首先將豬頭送到女方家,將豬頭確成兩半後,一半留在女方家,一半由男方又帶回來。接著,女方也照此辦理,鈄自己家殺的豬頭送到男方家,切成兩半後,留一半在男方家,另一半女方自己帶回。之後,男女雙方將各自的兩半豬頭合在一起,以表示骨肉之親和新婚和睦之意。

這天,新郎新娘要一同下山背水,一同上山砍柴,然後將新背的水,新砍的柴送給女方家,同時還要獻飯給岳父岳母。接著,新郎新娘再回到男方家裏獻水獻飯,再到寨廟裏磕頭和供奉禮肉。接著,由村寨老人主持祭寨神儀式。祭禮完結新郎新娘再到男女雙方家裏祭祖和敬拜父母親戚。上述這些儀式完成後,新郎新娘便和賓客一起吃雞肉稀飯,接著便進入婚禮的高潮--大規模的對歌活動。

晚上要鬧新房,屆時賓客們,特別是年輕人會擠滿新房,盡情地鬧房。傳統的鬧新房過程是:新娘端來一盆熱水,親切而甜密地喊丈夫洗腳,丈夫把腳伸進盆裏,妻子便幫他把腳洗乾淨。這時候,鬧房的人們故意用火塘灰把新郎的腳弄髒,讓新娘重洗,或在熱水裏撒火塘灰,讓新娘重去打洗腳水,如此反復多次,新娘機警麻利地把新郎的腳洗好,把從娘家帶來的一雙新鞋給新娘穿上。據說這樣做是為了考驗新娘的脾氣是否溫和,為人是否可親,以及做事是否麻利、機靈等。此外,還可以讓新郎新娘表演節目,向新婚夫婦索要喜煙、喜糖、喜酒等。

婚日當晚,人們吹起蘆笙,載歌載舞,慶賀這對拉祜兒女成婚,往往要娛樂到半夜才結束。

婚禮結束後,新郎帶著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,如鋤頭、毯子等,並抱公雞、母雞各一隻,在親友的陪同下,隨新娘到女方家上門。上門時間一般為三年,這期間新娘到女方家上門。上門時間一般為三年,這期間新郎可以回家探視父母並幫助幹活。上門期滿後,丈夫可以攜妻和子女回到自己的家裏生活,也可以重新蓋房屋另立門戶。如上門期間已繼承了女方家的財產,則要永遠留在女方家。

拉祜族男女對愛情非常忠貞,上山打獵,下河撈魚,夫妻經常同出同歸,婚後一般不分開,不遠離婚,則先提出離婚的一方要備辦豐盛的酒席請客,客人一律不送禮,這種習俗帶有懲罰先提出離婚一方的性質。按拉祜族的說法,這叫"結婚不設宴,離婚要請客"。離婚時,採用一根線,男女各拉一頭,找個證明人,拿根火柴把線從中燒斷。從此以後,男女各走一方,永不相見。也可以由族長或寨老主持,雙方各執一對蠟燭,用剪刀將蠟條剪斷,就算完成了民族習谷意義上的離婚。一般情況下,拉祜族的家庭比較穩固,離婚的極少。

拉祜族嚴禁納妾,也不許婚外發生性關係,違者將被趕出寨子--這在民族習慣法中,已經是很重的懲罰了。


節日:

“葫蘆節”是拉祜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,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。此外,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拉祜族過火把節。當日,人們要點著火把到田間地裏舉行叫穀魂儀式。路遇拉祜族人家叫穀魂,切記不能與他們講話,否則被認為會驚動神靈,也不能隨意觸摸治鬼器具。火把節之日,禁止外人入寨。

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一日,為拉祜族的“擴塔”即春節,也就是拉祜年。拉祜年又分大年和小年,正月初一至初四為過大年,初九至十一為過小年。大年初一禁止串門,謝絕外人入寨,本寨人也不能外出。

拉祜族以敬老為榮,每年大年初一搶到的新水,要先給老人洗臉。大年初二日,年輕人要到父母、親友家給老人拜年並到鐵匠、頭人家拜年,用溫水為老人和長輩洗臉洗腳。每年新米成熟時,拉祜族都要過新米節。新米節時,每一碗新米飯要讓老人先嘗。重大集會和節慶,要請老人坐上席。屋內中柱旁老人家的座位,年輕人及外人不能坐。吃飯時,第一碗要先添給老人;敬酒敬茶時,要先敬給年歲最長者。給老人遞煙、酒、茶,必須雙手捧上。在拉祜族人家做客,如果第一位接到主人家敬的酒,要把酒轉奉給在座的老人或年歲最長者。


禮儀及禁忌:

拉祜族勤勞勇敢,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,形成了許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禮儀風俗。拉祜族的住房一般有三間,中間一間為客房,進門右方牆角就是神龕。猛海縣等地拉祜族的住房是竹樓式的,房子隔成兩間,里間是家長的寢室,也是供家神的地方。拉祜族人家一般都有兩個火塘,即供老人用的火塘和煮飯用的火塘。到拉祜族人家做客,不得隨意觸摸神桌和神桌上祭獻神靈的東西,也不能在神桌上擺放東西,特別忌諱擺放肉類,更不能觸動專供給家神敬水獻飯用的兩節小竹筒。拉祜族人家的臥室,外人不得擅自入肉。火塘是家庭的核心,拉祜族視火塘和神龕一樣神聖,不得對著火塘吐口水,火塘的上方不能坐人,不能跨越火塘,不得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和鍋莊石。拉祜族忌諱打響殺狗,忌吃狗肉,所以到拉祜族地區,不能打主人家的狗,不能吃狗肉,不得在火塘上煮狗肉。

拉祜族婦女產後3日內,忌諱外人進家。貿然闖入者,必須接受主人家的請求,認嬰兒為乾兒子或幹女兒,給嬰兒取一個吉祥如意的名字,做嬰兒的乾爹、乾媽,並按禮節送點錢物給孩子做紀念。

COTCSLOGO.jpg  

arrow
arrow

    老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