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傈僳族為氐族後裔,即藏緬語族的一支,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。

889620001.jpg 01300000236758122266332914913_s.jpg daogan_02.jpg

傈僳族主要從事農業。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。

00219732c9820b1ebcf343.jpg 2009011011514357399.jpg

傈僳族的服飾很有特點,婦女穿繡花上衣,麻布裙,喜歡戴紅白料珠、珊瑚、貝殼等飾物;男子穿短衣,外著麻布大褂,左腰佩刀,右腰掛箭包。

wedding_01.jpg W020080328508030126503.jpg daogan_04.jpg

傈僳族能歌善舞,每到收穫、結婚、也獵和蓋房等時節,他們都要盡情地歌舞。傈僳族相信萬物有靈,崇拜祖先。

傳統節日有闊什節(過年)、刀杆節、收穫節等。


戀愛:

傈傈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,聯繫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于傳統的唱歌對調方式。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:“沒有一個好嗓子,休想找個好媳婦。”可見,唱歌對調在青年男女婚戀生活中多麼重要。青年男女通過勞動生產、逢年過節、 參加婚禮、慶賀豐收、社會集會、生意往來以及串姑娘等活動,認識了對方,並產生了愛慕之心,就可以尋找機會與對方對歌。如在小路上相遇,在溜索旁相逢,在四間勞動,在密林中砍柴,都可以背過身子,手扶耳朵,向愛慕的人丟一首歌過去。對方聽到後,就會對回歌來。這樣一來一往,互問互答,兩人間感情的距離就越拉越近了。


婚俗:

傈僳族舉行婚禮的頭一天,新郎打扮得整整齊齊,身披彩帶,由媒人陪同來到女方家娶親。到了女方家後,新娘卻躲了起來,要讓新郎到處去找,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著。這時,新娘的一個女伴會來告密,新郎總算找著了新娘。找到新娘後,娶親者受到女方家的盛情款待。當晚還要展示新娘的嫁妝,嫁妝中要有一個櫃子,裏面裝著十套花裙子。

第二天早飯後,女方家組成熱鬧的送親隊伍,抬、背著嫁妝,由新娘的舅舅背著新娘,在鞭炮和火槍聲中離開女方家。此時,新娘表示不忍離別父母姐妹,要禮儀性地哭泣,但哭聲一般持續不長,賓客就唱起(送親歌)。可以說,新娘是在歌聲和哭聲中上路的。到男方家門口時,從竹樓到庭院,到處都聚集著男方迎親的人。人們分站兩旁,用隆重的禮節來迎接新娘,歡迎送親的客人。

新娘進了男方家的竹樓後,女方家送親隊伍中走出七八個健壯的小夥子,他們圍著男方家火塘跳(跺腳舞),以象徵性地檢查新娘住的竹樓是否牢實。跳完後,送親的人們才進屋子就坐。這時候,圍坐在火塘邊的老人一邊喝酒,一邊唱起了傈僳族的(創業歌),以歌聲教育新人不忘民族的歷史,不忘恩負義祖先創業的艱難。接著,男方家的歌手和女方家的歌手開始對歌。時而個人對唱,時而一個領唱,眾從合唱,只聽歌聲陣陣,此起彼伏,並夾著陣陣的歡笑聲,把喜慶的氣氛渲染得很沈。歌手們演唱時右手搭在歌伴的肩上,左手放在耳根的下部,隨著曲調的節拍一左一右地擺動,所唱的曲調明快活潑,旋律優美流暢。

婚禮這天,女方家送親的人們在男方家受到盛情款待,除酒內儘量享用外,男方家的人還一撥一撥地過來敬酒、勸酒,致使不少送親者成了醉翁。送親者喝醉的越多,男方家越覺得樂彩,甚至會成為美談。

第二天早上,送親的人們返回時,男方要托他們帶一些酒肉給女方父母,鑒於舉行婚禮的當天新婚夫婦不同房,所以第二晚上新人同房之前,要請一老人在火塘邊持酒為新人祝福:“世上一切蟲魚鳥獸都是成雙成對的,但願你們夫婦白頭偕老。”婚後數天至十多天,新郎陪新娘一道回門。回門時,新郎要帶去豬肉、包穀粑粑、三腳架等物送給岳父家,同時要在岳父家幫助幹十餘日的活才能攜手返回。返回時,母親會送給做了新娘的女兒一隻雞、一口鍋和鐮刀等物,以祝福新人的家庭吉祥幸福。

傈僳族歷史上曾有搖籃婚配、互換婚和搶婚的習俗,但現在已基本絕跡了。

傈僳族家庭一般比較穩固,離婚的較少。如離婚,要請中間人,並刻木為證。離婚當日要殺一頭豬,由中間人刻好木刻並灑上豬血和酒,然後男女雙方對天盟拆,就算完成了民族習俗含義上的離婚。木刻上刻有中間人的人數,並由中間人保存,如遇任何一方後悔和否認,就可以出示木刻作為憑證。


節日:

傈僳族有著自己豐富多彩的節日,主要節日有盍什節、火把節、刀杆節等。節日期間既包括文娛、體育活動,也有男女青年之間隔社交活動。盍什節即是“新年”,節期一般都在農曆十二月初五到次年正月初十這段時間內。刀杆節在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節日活動。火把節時間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。


禮儀及禁忌:

傈僳族的住房主要有竹蔑房(“千腳落地屋”)、木楞房和土木結構的瓦房。竹蔑房主要流行於怒江地區,屋內一般分為客室和主人臥室二間。竹蔑房的下面,習慣做畜圈。靠近麗江等地的傈僳族住房多為木楞房。

傈僳族是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。到傈僳山寨做客,他們的豪爽大方、誠懇熱情和講究禮貌將會給 你留下美好的印象。如果客人遠道而來,不論是世代忘年之交,還是素昧平生,都一樣受到熱情接待。招待客人時,水酒是必不可少的,傈僳族認為“無酒不成禮”,有酒就有了相應的禮節。主人用很精緻的竹筒將酒盛滿後,往地上倒一點,表示對祖先的懷念。接著自己先喝一口,表示酒是好的。然後將客人面前的其他竹筒盛滿,雙手舉到客人面前請客人飲用,而後主客共同暢飲起來。有飲同心酒“伴多”的習俗,即兩人共捧一大碗酒。這種飲只有在大家酒興量濃的時候才出現,而且總是由主人首先邀請。主客互相摟著脖子和肩膀,臉貼臉,然後一同張嘴,一口氣飲完。喝完了,互相對視,開懷大笑。一旦好客的傈僳兄弟邀你同他“伴多“那就意味著對他充滿了信任,並願同你建立誠摯的友誼。

傈僳族走在道上,與同輩相遇,一定互相親熱地打招呼,碰到長輩要主動讓路,讓長輩先走過後自己才能走,即使是遇到素不相識的人也會禮貌謙讓。傈僳族的社會生活中有一些禁忌。遊客不宜在傈僳族的房前屋後呼“哦……”,這樣做被認為不祥。不宜拄拐棍進傈僳族人家。不能坐在主人家的木櫃上,不能揭櫃子的蓋。不能進裏屋,不能把腳放在火塘的鐵三腳架上,認為這種行為是對火神不尊。不能在傈僳族人家裏吹口哨,尤其在晚上更不能吹。遊客投宿傈僳族人家,黃昏時出入要隨手關門。傈僳村寨若進行原始祭祀時,未經允許,不宜觀看。在傈僳族的社會生活中,長刀、箭弩、背板及狩獵工具佔有重要地位,一般不准婦女擺 弄,更不能跨越,以示尊嚴。在公共場合,嚴禁從別人的身上或腿上跨越。以示禮貌。

媒人去女方家說媒,在路上忌諱遇到狗和蛇下坡,認為這是不吉祥的兆頭,要驅邪或改天再去。

村裏死了人,全村人都不吃辣椒。

產婦生了孩子,門口要掛一個酒瓶,以求吉祥。傈僳族產婦坐月子,一般為20天左右。在21天以內,生了男孩的人家,別人不能帶弩弓和長刀進住室內;生了女孩的人家,不允許穿鞋進屋。懷抱嬰兒必須豎抱不能橫抱。嬰兒如多啼哭,就要在門口掛毒箭一支,或非毒箭兩支,家人7天不去訪親會友。產婦滿月以後,要殺雞敬祖後,才可以自由出入。

COTCSLOGO.jpg  

arrow
arrow

    老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